更新時間:2021-08-10 15:32:11 所屬欄目:兒子 作者:賴鈺婷
天涯上前幾天有篇挺火的帖子,寫的是A同學的新婚生活。A同學,女,某市本地人,獨生子女,家境良好;B同學,A的新婚老公,外地,兄妹兩人,家境一般。這個A同學的新婚生活本該幸福美滿,但因她的婆婆-B同學的母親,一切甜蜜的日子嘎然而止。究其根本,只因B同學是一位「寶媽男」,婚前沒什么太大的感覺,婚后一切大小事務都要聽從這位「母親大人」的決定,A同學無法忍受這種「退居二線女主人」的角色,動用一切手段迅速離婚,擺脫這場糟心的婚姻。
兒子也是母親上輩子的情人
心理學上講,良好的依戀關系能為孩子建立起安全感,而這份良好的依戀關系是在嬰兒時期母親滿足孩子的需求所形成的。男孩子與母親建立起良好的依戀關系,會使他們在成年具有良好的責任心、高情商等。最新的研究表明,因女性所具有的特質,所以良好的母子關系可以使孩子在閱讀習慣、表達情緒、婚姻幸福等方面有著較高的能力,是母親的教養與教導起到了最有影響力的作用。
「母親」一詞,已經被我們灌輸成了偉大女神的化身,無論做什么,母親一定是最崇高、無法超越的那一位。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終生的、無窮的,所以她的素養高度,就決定了兒子未來婚姻的格局。
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,健全原生家庭中父親的「功能缺失」會讓兒子對母親產生強烈的依靠與占有欲,這種不健全原生家庭模式會使兒子的未來婚姻格局(新生家庭)循環往復。兒子從一出生開始就和自己的母親在一起,母親自從有了兒子,眼里、心里最多的就只有這個小人兒,更多的就忽略掉了自己對于家庭、丈夫的責任。兒子從懂事起就看著家中所有的一切全都依靠著母親,父親因已習慣了妻子的「無視」,就成為了那個到點出現在飯桌上的人,只是每月按時給錢的那個人,只是有「爸爸」之稱的那個人……同時,媽媽會常常在兒子面前抱怨孩子的父親。
久而久之,在兒子眼中,母親就成為那個含心茹苦偉大的人,兒子就會被這種內疚和責任捆綁,以至于覺得事事聽從母親,不能違背母親的意愿,不愿「拋棄母親」。所以,當他結婚,組成一個新生家庭的時候,當兒子的成為一名丈夫,他一方面受著原生家庭的影響,做著一個「功能缺失」的父親,但同時,他會所有事情都聽從這位「不能拋棄」的母親的意見與看法,就像故事中的B 一樣。
美國著名「家庭治療大師」薩提亞提出:「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,而這種聯系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?!顾岬降脑彝?,就是指我們從小長大的那個家,那個只有爸爸媽媽和我們的家。
你的生活是什么樣,孩子未來的家庭就是什么樣
對于兒子來說,母親就成為了他一生中第一位接觸到的女人,而且是很親密的女人。所以兒子在未來婚姻選擇中,母親帶給他的影響就會成為他自己婚姻生活中另一半的參照,據研究表明,事實上母子關系對兒子婚姻的幸福影響力會更大一點。
對于故事中的A和B,他們本身就來自兩個不同的原生家庭,一個獨立灑脫,一個言聽計從,所以他們對于同樣的事情就會有不同的習慣與規則。如果B的父親可以承擔一定的家庭教育責任,如果B的母親可以適當的放手一點點,如果B 的原生家庭和睦且相互獨立,那這小兩口的日子就不會是這樣的結局。
在我們成長過程中,很多時候,我們處事態度、表達感受、人際交往等等,大部分都是在無意識地仿照自己原生家庭中的一些行為習慣,甚至會或多或少重復著父母的婚姻,這就是原生家庭對子女造成的深遠影響。因為孩子最初只能從原生家庭中獲取,就像是我們的知識首先要在書本中找到正確答案一樣。
什么樣的母親對于兒子來說是最好的?
有一個觀點:「對孩子最好的愛,就是爸爸愛媽媽?!惯@就強調了原生家庭中「愛」對孩子的影響,父母可以在一起,也可以分開,但就是不能沒有愛。父母相愛,就會帶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,而這份穩定的愛將會帶給孩子自信和一生的幸福。
世界上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!成為父母的我們,并不是最好的,也不是最有經驗的,但言傳身教最重要;作為孩子父母的我們,正在為孩子營造一個原生家庭,良好的相處模式,我們要把它傳承下去;不對的事情就要趕緊喊停,不要再持續下去。
母子關系,是孩子未來一切關系的源頭。作為一位母親,其實,就是要當好一個女人,成為那個「家中有女方為安」的女人,培養好自己的獨立、自信,做好為人母、為人妻、為人女分內的事情。至于其他的,就不要代辦、不要承擔了吧!
歡迎留言:
? 2021 邢臺市中匯機械有限公司 | 聯系我們 | 圖文推薦